
說起咖啡來,我們就立馬想到了星巴克,星巴克不僅僅是在中國,在其他的國家都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,可以說是壟斷了世界的咖啡品牌。他為什么能夠成功,就是因為中國人多,所以喝咖啡的基數(shù)也會更加的多于其他國家嗎?他的成功是在于它知道自己要如何經營如何順應時代的發(fā)展。下面就分析星巴克在華成功的幾大秘訣:
1.長線布局,不做激進的巨人
從99年進入中國市場后,星巴克通過18年的運營。已經在中國的100多個城市中開設了2100余家連鎖店,而在未來五年時間里,星巴克計劃每年在中國新開500家連鎖店。
舒爾茨曾滿懷信心地指出:“中國的中產階級在10年內,將從3億增長到6億人,而我們在這里做了長線布局。”這里的布局指的是讓用戶在早上養(yǎng)成喝咖啡的“好習慣”。 而這一布局已經開始初見成效。
星巴克已經從白領層面逐漸拓展到學生群體,在北上廣的街頭,大學生、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拿著一杯星巴克在正常不過。套用一句話,星巴克已經成為了中國年輕人的第一杯咖啡。
2.線下服務,第三空間受追捧
讓咖啡屋成為人們的“第三空間”是星巴克最為重要的理念之一,對于不少白領人群來說,出來談個事兒如果不去星巴克簡直想不出能去的第二個地方。
據(jù)市場研究機構統(tǒng)計,2015年,星巴克占領了中國高品質咖啡連鎖店73.3%的市場份額,把麥咖啡(9.3%)、COSTa(9%)遠遠甩在了身后。
3.做最擅長的事情,樹立核心價值
眾所周知,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是喝茶不喝咖啡,但星巴克竟然在中國賣了18年咖啡。而且為了滿足區(qū)域性需求,星巴克也正在嘗試改變。
星巴克負責人強調,星巴克一直以來只專注于咖啡業(yè)務,其所有的一些衍生品,如茶、食品、甜點、果汁都是配合其咖啡銷售,是希望消費者在享用咖啡的同時,也有別的可以選擇。顯然星巴克這樣做有討好中國用戶的嫌疑,但無論是在飲料品種還是店面選址方面。歸根結底,其初心未變,星巴克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咖啡為核心,其他最多只是補充而已。這種持續(xù)性的“專注”也讓星巴克在用戶心中成了咖啡品牌的首選的品牌。
4.腳踏實地的做企業(yè),不求冒進
星巴克在中國如此成功,但跟移動互聯(lián)網幾乎沒有產生任何交集,這家不外賣、不接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咖啡店,似乎有點與世隔絕。但仔細想來謹慎對待這些所謂的“需求”,也讓星巴克擁有了更穩(wěn)定的發(fā)展,保證了其他商業(yè)鏈條的合理性。
星巴克雖然保持了業(yè)績上的高速增長,但是在每一個細節(jié)方面都進行了很縝密的思考。甚至說有點過于保守。這樣做雖然會流失一部分用戶,但是從理性角度來看,無論你做的維度有多么的豐滿,都有不能滿足的小部分群體。如果開通外賣、開通各種支付,其人力和精力的損耗,勢必會提升成本并影響線下店面的實際體驗。在這一點上,星巴克的這種“死板”反而收到了意外的成效。
免責聲明: 凡本站注明 “引用自:XXX(非國際咖啡品牌網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